my889900 2023-08-11 18 0
較常規天然氣相比,由于頁巖地層滲透 率很低,開發難度很大。因此水力壓裂是開 發頁巖氣的主要手段,但壓裂施工后返排液的處理卻難以達到環保要求。 壓裂返排液具有粘度大、穩定性高、懸 浮物多、礦化度高和成分復雜等特點。若不 進行妥善處理,對頁巖氣開發的長遠發展將 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。因此,研究頁巖氣壓 裂返排液處理技術,對于緩解開發區塊的環境問題顯得格外重要,同時對于保障頁巖氣 的正常生產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國內對壓裂返排液的處理方法主要是自 然風干和化學處理,自然風干是將壓裂返排 液儲存在專門的返排液池中,采取自然蒸發 的方法進行干化,最后直接填埋。這種方式 不僅耗費大量時間,而且填埋后的污泥塊依 然會滲濾出油、重金屬、醛、酚等污染物, 存在嚴重的二次污染。
化學處理是將返排液集中進行加藥絮 凝、過濾等預處理,然后將返排液回注到地層中,這種方法的處理工藝流程復雜,應用 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。由于國內頁巖氣的開采地區均屬于新開發區塊,附近沒有合適的 回注井,需要運輸至較遠的井場,此方式將 無形中增加了處理成本。
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,促進頁巖氣 進入更好更快地發展,因此研究壓裂返排液 處理的新技術勢在必行。近年來,國內外研究開發出一些壓裂返排液處理的新技術,如MVR蒸餾技術、電絮凝技術和臭氧催化氧化技術。這些新技術能有效處理壓裂返排液,去除石油類、懸浮物以及難降解有機物,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處理效果上,都能達到重復利用要求和排放標準,現針對這些新技術做進一步的闡述。
MVR蒸發技術
M V R ( M e c h a n i c a l V a p o r Recompression)是指機械式蒸汽再壓縮,該技術是重新利用自己產生的二次蒸汽能量,從而減少對外界能源需求的一項節能技術。 MVR蒸餾由蒸發器、換熱器、壓縮機及離心機等部件構成,主要去除壓裂返排液中的重金屬離子,從而降低總礦化度。
具體工作原理是利用從蒸發器蒸發出來的二次蒸汽,經過壓縮機壓縮,壓力和溫度得到升高,同時熱焓增加。然后送到蒸發器的加熱室作為加熱蒸汽的熱源使用,使液體維持沸騰狀態,而壓縮后的蒸汽將被冷凝成蒸餾水。這樣原先要被廢棄的蒸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,回收了潛熱,提高了熱利用效率。
MVR蒸餾技術相比傳統蒸餾技術,在能源節約上的優勢體現在:蒸汽被加熱室利用一次后,產生的二次蒸汽中蘊含大部分的低品質能量,經過壓縮機收集起來,并在花費很小電能的基礎上,將這部分二次蒸汽提高為高品質能量,送回蒸發器作為熱源使用,因此可以達到能量循環利用的目的。
多年來,邁源持續創新,對傳統蒸發系統進行優化設計和配置,以板式MVR強制循環蒸發系統為核心處理設備,結合均質除硬、除油、破膠軟化、反滲透等技術,實現油氣田鉆采廢水全量化處置,最終產水達標排放或回用。壓裂返排液經過處理后,就能得到純凈的蒸餾水,而留下的是少量濃縮的鹽溶液,其中包含壓裂過程中的所有污染物和殘留物。目前,邁源已在全國成功實施了10多個鉆采廢水處置項目。
邁源工藝流程采用模塊式組合,可適應不同礦區、不同壓裂工藝產生的不同性質的鉆采廢水處理要求。產品高度集成,設備占地面積小,體積僅為同類產品的1/3,存液量小,能量損失低,可實現就地快速、高效處理,確保出水水質滿足排放或回用標準。
電絮凝技術
電絮凝技術是利用電能的作用,在反應過程中同時具有電凝聚、電氣浮和電化學的協同作用,由電源、電絮凝反應器、過濾器等部件構成,主要去除壓裂返排液中的懸浮物和重金屬離子。
具體工作原理是首先在電源的作用下, 利用鐵板或鋁板作為電絮凝反應器的陽極,經過電解后陽極失去電子,發生氧化反應而產生鐵、鋁等離子。然后經過一系列水解、聚合及亞鐵的氧化反應生成各種絮凝劑,如羥基絡合物、多核羥基絡合物以及氫氧化物,使污水中的膠體污染物、懸浮物在絮凝劑的作用下失去穩定性。最后脫穩后污染物與絮凝劑之間發生互相碰撞,生成肉眼可見的大絮體,從而達到分離。
臭氧催化氧化技術
臭氧催化氧化技術是利用臭氧與活性炭聯用的處理技術,由催化反應器、空氣氣源處理系統、冷卻水系統、臭氧發生器等部件組成,主要用來去除壓裂返排液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和細菌。
傳統的臭氧氧化技術是利用臭氧超強的氧化能力,打斷各種難降解有機物的碳鏈結合鍵,使其快速氧化,合成為新的化合物。與常用的化學氧化劑相比,臭氧氧化電位為2.07V,作為氧化電位最高、氧化能力最強的物質,因此常用作處理難降解有機物。
但是傳統的臭氧氧化技術在應用范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,在處理過程中,臭氧對污染物的去除表現出選擇性,將優先與反應速率快的污染物進行反應而將其去除,從而使反應速率低的污染物不能被去除。但是羥基卻可以避免此問題,因此臭氧要與其他氧化技術組成催化氧化體系,其中臭氧與活性炭就是典型的聯用技術。該技術采用活性炭表面附載納米MnO2金屬氧化物作為催化劑,以提高其催化活性。
Demand feedback